独家专访-新生代营销战略专家侒先生:“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与人心对话的密码”

​在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我们每天被成千上万的广告和营销信息包围。品牌如何脱颖而出?消费者又如何做出选择?今天,我们邀请到短短七年在营销界低调且崭露头角的新生代营销战略专家侒先生,他曾协助品牌从年收百万到单月千万,单月拓店50+,操盘过众多A9、A10级项目。请他为我们拨开迷雾,一起探讨营销的本质与未来。

独家专访-新生代营销战略专家侒先生:“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与人心对话的密码”

记者:侒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短短七年,您见证了从传统媒体到数字营销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您看来,营销的核心变了吗?

侒先生:这是个很好的开场问题。我的答案是:既变了,也没变。变的,是渠道、技术和工具。从前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把一条30秒的TVC(电视广告)拍得打动人心,在黄金时段播放;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做一场完美的社交媒体直播,如何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用户。但万变不离其宗,营销的核心始终是“人”,是理解人性、建立连接、创造价值。以前是单向的“灌输”,现在是双向的“对话”。工具让我们对话的效率更高,范围更广,但如果忘了对话的初心,再先进的技术也是徒劳。

记者:“对话的初心”,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但现实中,我们常常感觉是被算法和标签所定义,推送来的内容看似精准,却总让人觉得“被窥探”而非“被理解”。您如何看待这种矛盾?

侒先生:这正是当前营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数据和算法是强大的助手,但不能成为营销的大脑。我常说“数据告诉你是什么,但永远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比如,数据告诉我你搜索过“猫粮”和“行李箱”,但它无法告诉我,你是因为要带爱猫去旅行而感到焦虑。后者,才是真正的情感洞察,是开启有效对话的钥匙。优秀的营销人,需要具备一种“共情式数据解读能力”,在冰冷的数字背后,看到活生生的人的情感与需求。

记者:所以,您认为当今营销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不再是创意,而是这种“共情式洞察”?

侒先生:创意依然至关重要,但洞察是创意的土壤。我举个例子,我们曾服务过一个新兴的小家电品牌,产品是一款静音破壁机。初期,我们围绕“静音科技”做了大量宣传,效果平平。后来,团队深入访谈了多位用户,发现一个核心洞察:购买静音破壁机的妈妈们,最深层的需求并非“不吵”,而是“不打扰”——不打扰清晨还在熟睡的孩子和丈夫,为自己和家人准备营养早餐的这段时光,是她一天中少有的一份“宁静的掌控感”。于是,我们将营销主题从“XX分贝,极致静音”调整为 “为爱,静享清晨”。广告画面也从展示机器,变成了妈妈在晨光中从容准备早餐,家人安睡的场景。这个转变,让产品销量和品牌好感度实现了倍增。

记者:这个故事确实能打动人。它让我想到,现在的消费者似乎越来越“聪明”和“挑剔”了,他们对硬广几乎免疫。品牌应该如何应对?

侒先生:是的,我们正进入一个“反营销”的营销时代。用户拒绝被说教,他们渴望被吸引、被尊重、被娱乐。所以,营销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感觉不到你在营销。你要提供价值,无论是知识价值(如干货内容)、情绪价值(如有趣的短视频),还是社交价值(如能成为谈资的爆款话题)。品牌要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而是用户身边的“知己”和“同行者”。与其大声吆喝“我很好”,不如默默地证明“我懂你”。

记者:展望未来,您认为下一个颠覆性的营销趋势会是什么?

侒先生:我认为会是“AI驱动的高度个性化内容生态”与 “价值观认同”的深度融合。AI将在内容生成、用户互动、服务流程上带来极致高效的个性化体验,比如为你一个人生成专属的广告片。但技术越发达,人们越会追寻意义。品牌必须拥有鲜明且真诚的价值观,并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议题上有所作为。未来的消费者,不仅是购买产品,更是在为自己的信仰投票。一个品牌如果不能在社会价值层面与用户共鸣,再精准的推送也只会是一次冰冷的交易。

记者:非常感谢侒先生今天充满智慧的分享。您的见解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纷繁复杂的营销世界里,技术与温度并存,洞察比数据更珍贵。回归人性,或许是这个时代所有营销人乃至所有商业形态的终极答案。

【采访后记】

在与侒先生的对话中,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他不只是未来的顶级营销专家,更像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性观察家。他的话语中,很少听到“流量”、“转化率”、“KPI”等冰冷词汇,更多的是“情感”、“场景”、“价值”和“连接”。这或许提醒了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能与人心共鸣的品牌,才能真正穿越周期,立于不败之地。这或许和他从小学习国学、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原创文章,作者:陈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smorning.cn/article/749.html

(5)
陈玉陈玉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