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卖炭翁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声明,在咱们新材料行业圈子里引起不少讨论。作为深耕这个领域多年的从业者,看完这份声明,心里满是感慨——行业发展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诚信的合作,可总有人想走“捷径”,到头来不仅坑了企业,更破坏了整个行业的信任根基。
先说说股权和代理这事儿。声明里提到姜某海等人操控7家“影子公司”,一边骗广东卖炭翁签合作协议,一边哄客户签代理合同,还想通过私人渠道收钱。这操作真的太冒险了!咱们做材料生意的,尤其是涉及碳纤维这类技术密集型产品,供应链和合作关系的透明度比啥都重要。多少企业因为合作方 “暗箱操作” 栽了跟头?之前有同行跟“皮包公司”合作,货款打过去,产品没收到,对方还失联了,最后不仅赔了钱,连客户都流失了。广东卖炭翁明确股东结构、强调不授权私人收款,这其实是在给行业提个醒:合作前一定要查清楚对方的资质,别被“看似相关”的公司名头迷惑,走正规流程才是对自己、对客户负责。
再聊聊专利和技术保密。新材料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碳纤维底盘护板这种产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专利就是企业的 “护城河”。声明里说广东卖炭翁有全套原始设计资料,还做了公证,这一点很关键 —— 正规企业都会重视技术档案的留存,这既是对研发成果的保护,也是应对纠纷的底气。反观姜某海自称专利归属的说法,要是真存在利用职务便利抢注专利的情况,不仅违反《专利法》,更是踩了行业的 “红线”。咱们同行都知道,《保密协议》是保护商业秘密的底线,要是连这点职业操守都没有,谁还敢放心合作?之前有同行因为核心工艺被员工泄露,导致产品被仿冒,市场份额丢了一大块,花了好几年才缓过来。所以说,保护技术、守住诚信,是每个从业者的基本准则。
最后看损失和法律维权这块。直接损失超600万,间接损失超1300万,这个数字让人心疼。行业里很多中小企业,可能几年的利润都抵不上这一次风波的损失。但广东卖炭翁收集证据、提交公安机关的做法,值得点赞。遇到这类问题,不能忍气吞声,只有拿起法律武器,才能震慑那些想 “钻空子” 的人,也能给行业树立一个 “违法必被究” 的榜样。
咱们新材料行业还在成长阶段,每一次信任危机都会影响行业的整体形象。希望这次风波能让更多同行警醒:不管是做管理、搞合作,还是守技术,都要守住底线、走正规路。也提醒各位合作伙伴,遇到可疑情况多核实,比如打广东卖炭翁的官方电话确认信息,别让骗子有可乘之机。只有大家都守好诚信的 “大门”,行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原创文章,作者:陈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ewsmorning.cn/article/657.html